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雅安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关于对市第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第05030244号建议答复的函

来源: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24-07-30 10:02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杨巴特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将硗碛藏族乡打造为嘉绒文化展示基地的建议》(第05030244号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嘉绒文化生态保护区(宝兴县)总体规划进展

按照《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四川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要求,宝兴县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组织相关专家深入基层单位、乡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单位开展调研,2020年积极参与四川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申报工作,2021年1月经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审定和公布,嘉绒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被列入四川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名单,雅安市宝兴县是嘉绒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年初《嘉绒文化生态保护区(宝兴县)总体规划》经省厅组织专家评审后通过,计划尽快落地实施。该规划共7个章节,包含总则、宝兴文化资源与文化生态、重点区域与重大工程、保护措施以及实施方案等内容,分别从组织、政策、资金、安全、人才、社会力量、监督评估等7个方面给予全面保障。
    二、嘉绒文化转化利用现状

宝兴县现有宝兴夹金山艺术团、硗碛传统锅庄表演艺术团等3个艺术团,歌舞类演职人员90余人。硗碛藏族乡现有用于展示民歌、舞蹈类等传统音乐、舞蹈、杂技项目的演艺场所、文化广场3处(神木垒演艺厅、五寨园活动广场、神木垒游客接待中心),宝兴县通过政府采购形式鼓励艺术团常态化开展嘉绒文化展示、非遗进景区等活动。近年来,宝兴县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在硗碛藏族乡培育民族文化后备人才,整合人才资源,挖掘、整理、传承和保护嘉绒藏族传统民族文化方面持续发力,与硗碛九年一贯制学校合作常态化开展“优秀嘉绒文化进校园”实践活动,取得良好的项目效果和社会反响。宝兴县硗碛藏族乡每年定期在五寨园、神石园等文化活动广场开展上九节、牦牛文化节等民俗活动,充分展示硗碛嘉绒藏族传统文化。

三、市级部门对嘉绒文化的挖掘和利用

雅安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长期以来,雅安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结合工作职能在文化挖掘和利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雅安市文化馆联合市书协、市美协、市音协、市摄协等协会,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常年开展各类文化主题展览。2023年至今策划“大熊猫与世界”主题书法、摄影展,第九届“家乡美”美术作品展、“翰墨书香扬正气·巴蜀廉动颂清风”等主题展览10场次,观展达2.3万人次。此外,市文化馆联合宝兴县文化馆对嘉绒文化进行深入挖掘,2019年以嘉绒藏族文化为原型打造音乐作品《嘉绒随想》代表雅安参与全省群星奖比赛荣获四川省群星奖一等奖,同时入选国家群星奖参赛候选名单。2023年雅安市选送优秀的视觉艺术作品参与四川省第九届少数民族艺术节,其中以嘉绒藏族为主题的摄影作品《上九节》、美术《绿马》、木雕《藏乡心里的歌》入展。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坚持规划引领。尽快推动《嘉绒文化生态保护区(宝兴县)总体规划》落地实施,实现嘉绒文化的进一步保护和转化利用。

(二)丰富业态产品。通过争取项目、创建品牌等方式,加强对嘉绒文化的深度挖掘,并持续推出以嘉绒文化为题材的优秀文艺精品。

(三)加强引导宣传。持续开展上九节、牦牛文化节等民俗活动,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和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