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医保局认真贯彻市委五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健康雅安”战略,坚持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全力保障民生,围绕中心服务发展大局。为进一步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会同卫健等部门制定出台《雅安市优化生育保障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十条措施》,新增产前检查费用项目,提高职工和居民生育医疗费用,进一步提高群众生育医疗保障待遇水平;持续推进区域协同发展,于3月21日在雅召开雅安-江津深化医疗保障区域合作座谈会暨《雅安-江津深化医疗保障区域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进一步深化两地医疗保障区域合作。
二是聚焦三医联动,医疗保障改革纵深推进。常态化组织开展药械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全市已落地执行国家组织和省际联盟集采药品共15批次455个品种、高值医用耗材19批次,药品价格平均降幅50%,耗材价格平均降幅80%,为老百姓节约医药费用开支约2.9亿元;深入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专项治理,全市33家涉及口腔种植业务的医疗机构共开展口腔种植牙手术1528例,使用集采种植体2043颗,共为口腔种植患者节约医药费用约1532.25万元。
三是织密监管网络,医保基金运行安全平稳。开展“基金监管同参与守好群众‘救命钱’”集中宣传月活动,全市共计发放宣传资料20万余份、短信30万余条,制作9部警示教育片、18张宣传画。我市报送的打击欺诈骗保宣传画被国家医保局征集采用,全省共3个市(州)4件作品获此殊荣;开展医保基金专项治理,组织全市范围内930余家定点医药机构、11家经办机构全面完成第一轮全覆盖自查自纠工作,自查涉及50余万元。现场检查定点医药机构500余家,全市追回基金、行政处罚等共计300余万元。
四是优化服务模式,医保服务效能不断提升。不断强化医保信息化建设,深化电子凭证应用,截至目前,全市超过134.7万人激活医保电子凭证,激活率达96.5%,结算率达72.26%;25家定点医疗机构挂号、就诊、支付、取药、取报告等就医服务医保码全流程应用成效显著。全市部署医保综合服务终端(IOT人脸识别设备)617台,累计提供刷脸结算服务642.93万人次,让参保群众看病就医逐步实现“丢卡、脱码、扫脸”,充分缓解排队压力,切实方便参保群众。